通南督导

通州区川港中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报告

时间:2016年11月27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
 

通州区通南教育督导责任区

通南教督[2016]14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_

 

通州区川港中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报告

 

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、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,依据《南通市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》(初中),在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关心与指导下,通州区通南教育督导责任区于2016年10月26日、11月10日对南通市通州区川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督导考核。期间,听取了袁冲校长的工作汇报,随机听课21节,实地考察了各功能室和校园环境,观摩了广播操、社团活动展示,查阅了学校近三年来实施素质教育的软件资料,召开了中层干部、教师、学生座谈会,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个别访谈,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卷60份、教师卷30份、家长卷30份。在此基础上,督导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组交流,形成了督导考核初步意见。

督导组认为,川港中学在川姜镇党委、政府领导下,在区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,以“和谐共同体,幸福川中人”为共同愿景,秉持“JING(敬竞精)JIE(洁捷杰)”校训,以人为本,激发教师潜能,关注学生成长,积极创设“立志、勤学、崇实、创新”校风,“自信、进取、合作、创造”学风,“敬业、求真、卓越、创特”教风,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满意学校。近三年来,学校获得了“江苏省平安校园”、“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”、“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等30多项荣誉。

一、 主要成绩

    1.创新理念,精致管理,办学品位不断提升。

川港中学围绕“关爱”核心文化,确立了“关爱学生成长,为学生成才铺路,给学生未来奠基,不放弃每一个学生”的办学理念,提出了“提升内涵、质量立校、文化强校、特色兴校”的办学思路。通过“为青年教师打牢根基、为骨干教师搭建平台、为教学名师提供舞台”等举措,成就教师,建智慧校园;通过“以爱养德、实学致用、张扬个性”,发展学生,建关爱校园;通过“精细化管理,即行政管理业务、教学业务精良、课程和特色项目精品、校园环境精美,各项计划周细、落实仔细、检查微细”,打造品牌,提升品质。近年来,各项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的轨道,学校被评为“南通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”、“通州区中小学规范管理先进学校”。

2.崇尚师德,砥砺师能,师资结构逐步优化。

学校始终把打造一支“素质高、业务精、能吃苦、善协作”的师资队伍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。开展“为人、为师、为学”主题教育活动,组织“最美教师”评选,树典型,扬美德,传递正能量。完善师德考评机制,制定师德考核细则,加大师德评价权重,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内生动力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不断强化师能建设,通过教科研沙龙、邀请专家指导、外出学习、专题研讨、学科培训等形式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,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品位。确立“加强管理、教育引导、悉心培养、鼓励冒尖”的原则,实行“年级组、教研组、备课组带教,以老带新,新老挂钩”师徒结对,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;推行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,为骨干教师学习、交流、研训创造条件,促使他们发挥教学“主心骨”作用;开展“自主学习、教学观摩、外派研修”等活动,不断壮大名优教师队伍。近三年,学校共培养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教坛新秀2名,通州区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教坛新秀、教学能手15名,专任教师中,名优教师占比达22%。

3.注重过程,关注细节,教学质量明显攀升。

学校积极践行“限时讲授、合作学习、踊跃展示”课改新理念,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建设“和谐灵动,简约高效”学的课堂,努力探寻适合校情的有效教学模式,即新授课:“自学、合作、展示、反馈”;复习课:“自补、合作、展示、反馈”;讲评课:“自纠、合作、展示、反馈”教学流程模式。在督导期间,督导组随机抽听的21节课中,有10节优秀课,优秀率达48%。课堂上,川港中学的教师展现出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,他们的课目标定位准确,重、难点把握到位,方法科学合理。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,围绕“抓规范、重过程、盯细节、促落实”目标,形成了“五抓五促”教学管理策略,即“抓备课,促教风;抓课堂,促学风;抓辅导,促发展;抓批改,促提高;抓测评,促考风”。近三年,初二地理、生物学业水平测试,B级以上达成率为90%以上;中考成绩位居通州区初中第一方阵,2015年,中考学生生均总分位列全区第5,创川港中学历史之最。

4.贴近实际,丰厚内涵,办学特色日趋彰显。

学校坚持走“文化立校,特色兴校”之路,以“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”为主线,从道德成长、习惯养成、人格健全、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等层面着手,创设“一线多维”的关爱文化氛围,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感;依托课题研究,提升关爱文化建设的厚度,教师把“多元发展,关爱见长”带入学科教学与德育管理,积极撰写研究论文与案例,《基于初中学生成长环境下的关爱文化践行研究》已结题,形成论文及个案集3本;努力提升关爱文化品位,大力弘扬“敬业爱生,为师为范”的奉献精神,“求真务实,艰苦创业”的实干精神,“精诚合作,共同成长”的团队精神,“开拓进取,包容悦纳”的创新精神,让关爱融化在师生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中,体现在教育教学每个环节中,从而,浸润师生心灵。《通州日报》、《通州教育》报道了学校关爱文化建设经验,学校荣获“通州区特色学校”称号。

二、存在问题

1.办学条件亟待改善。区“十二五”教育发展规划,川港中学被列为非定点初中,教育经费投入甚少,致使校舍陈旧,设备老化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、高效实施。

2.师资力量尚须充实。多年来,学校未有新教师补充,现有教师中中老年教师居多,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;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更新,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;课改虽在积极探索,但区级以上影响力尚未形成。

3.特色建设未成优势。经过近5年的打造,学校已建立了“关爱文化”研究体系,在区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,但根据“学校办学特色须鲜明、突出、形成核心优势”的要求,学校还需加大打造力度,进一步丰富关爱文化内涵,发挥其育人功能。

三、整改建议

1.加大学校改造力度。区“十三五”教育发展规划,学校被列为保留初中。学校要在区委、区政府、川姜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及早启动校园改造工程,确保各项设施达到《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》的要求,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学校。

2.不断优化师资队伍。学校在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中,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列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,持之以恒,常抓不懈;要坚持“四有”标准,高点定位,创新机制,不断壮大名优师资队伍;要勇于探索,大胆改革,扩大学校课改区级以上影响力;要狠抓常规,精致教学,确保教学质量在全区初中第一方阵的位置。

3.努力彰显文化特色。要坚定不移走“文化立校,质量强校”之路,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,有效整合地域教育资源,进一步提升、丰厚学校“关爱文化”内涵,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,更具影响,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和品位。

 

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通南督学组

2016年11月12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 主题词:川港中学  素质教育  督导考核  报告

抄送:通州区教育局、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、川姜镇人民政府、各教育督导责任区、通南片各义务教育中小学校

通南督学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2016年11月13日印发

(印数:20份)

 

 

上一篇:关于张芝山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的回访意见
下一篇:先锋初中督导结果通知书
(作者:佚名 编辑:admin)

我有话说

新文章